伤口感染知识

伤口感染是指增生的微生物(细菌、真菌、寄生虫、病毒。伤口感染包括有益生菌和致病菌)达到一定的水平,引起伤者局部或全身反应,从而导致伤口侵袭。所有开放性伤口在受伤时即受到微生物污染。慢性伤口被污染是因为内源性分泌物(如天然菌丛)和外源性微生物。

伤口感染症状:

1红肿热痛蜂窝组织炎。

2伤口破裂和扩大肉芽组织易流血、伤口异常疼痛、伤口有异味、局部发热肿胀流脓渗出液较浓稠、伤口延迟愈合、颜色改变。


伤口感染风险:

1.个人因素

糖尿病控制不佳

既往手术

放疗或化疗

相关疾病(比如贫血、心脏或呼吸道疾病、动脉或血管疾病、肾功能障碍、风湿性关节炎、休克)

免疫系统疾病(比如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恶性肿瘤)

预防性抗生素使用不当,尤见于急性伤口

营养不良

酗酒、吸烟和滥用药物

2.伤口因素

1)急性伤口:伤口受污染或不洁创伤伴治疗延误既存感染或脓毒血症胃肠道溢出物超过 4 小时的贯通伤毛发去除不当手术因素(比如手术操作时间长、低体温、输血)

2)慢性伤口:伤口慢性程度/持续时间伤口面积大伤口较深解剖位置靠近潜在污染部位(比如会阴或骶骨)

渗出物/水分增多

3)其它因素异物(比如引流管、缝线)血肿伤口组织坏死组织灌注受损住院治疗(暴露于抗生素耐药微生物的风险增加所致)

手部卫生差,无菌技术不佳环境不洁(比如尘垢、表面污物、盥洗室有霉菌/发霉)水分、渗出物和水肿处理不当减压不足重复损伤(比如敷料去除方法不当)

伤口感染有效处理:

1优化个体宿主反应

优化伴随疾病(如糖尿病、组织灌注/氧合)处理

如果可行,尽量减少或消除使感染风险增加的风险因素

优化营养状况及补水

评估并处理其它解剖部位感染(如尿路、胸)

治疗全身性症状(如疼痛、发热)

加强社会心理支持

提供适当的全身性抗微生物治疗

确保个体参与个人化处理方案的制定

通过多学科伤口处理团队加强对个人及其护理者的教育

2减少伤口微生物

实行通用预防措施和无菌技术,防止交叉感染

促进伤口引流

确保伤口周围卫生和防护

处理伤口渗出物

优化伤口床:去除坏死组织、碎屑、异物、伤口敷料残留和腐肉;通过清创破坏生物膜每次更换敷料时冲洗伤口

用适当的敷料处理渗出物(可以考虑含抗菌剂的敷料)

如果确定有必要,可以考虑短时间使用适当的局部抗菌剂(比如 2 周)

 

3环境和措施

在干净的环境中进行伤口护理

确定所采用的无菌技术是否以患者、伤口及环境风险评估为基础

对个人及其护理者进行教育

4.定期再评估

根据伤口感染症状缓解效果和个人的整体状况评价干预措施。考虑如下内容:

个人疼痛是否减轻?

渗出物是否减少?

恶臭是否消散?

红斑和水肿是否减少?

失活组织是否减少?

伤口尺寸和/或深度是否缩小?

监测伤口周围状况,特别是重度渗出的伤口

如果伤口感染症状缓解有限或没有缓解,再次评估个人及其伤口,调整处理方案

上一篇 下一篇
健康HOME
健康医药案列
健康医药新闻
关于健康医药
联系我们
留言板
公司电话: 1300 2088 711
EMall:13600004132@139.com
公司地址: 广州市天河区兴华路28号405房

扫码添加微信联系
©2021广州健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09037号